1月20日,集團董事長趙思儉應邀接受中國農資傳媒記者專訪,專門就老撾鉀鹽礦項目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和探討,尤其是對老撾開元在“走出去”企業中所取得的成績和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深入交流。
趙總指出,當前國內“走出去”勢頭越來越熱,很多企業想走,但卻不敢走,有的雖然走出去了,但卻在過程中遇到了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,諸如投資障礙、技術門檻等,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瓶頸,讓自己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。“老撾開元公司在近六年的經營發展中,也經歷了前期的摸索、自主創新,經歷過艱難,但是慶幸的是,我們走過來了,而且通過公司上下的集體智慧,探索出了一條開元自己的路。” 趙思儉闡述,當前,企業已從單純的生產經營開始走向制標、定標階段,著手規范化經營、標準化生產,開元集團還率先與國內相關研究院合作成立“固體鉀鹽開采研究院”,專門進行鉀鹽礦開采技術和標準的研究和制定,與國際標準接軌,希望能夠在不遠的將來,形成一套規范和標準,以填補老撾當前采礦標準的空白,同時也能為國內企業提供借鑒和參考。
除此之外,老撾開元公司創新性地采用了尾礦回填技術,通過“采出來,填進去”策略,保證地質結構,減少環境污染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加大惠民工程建設,指導百姓種植、生產、傳授經驗,加快當地經濟發展,造福百姓。當前,老撾開元已成功實現成品回運工作,也正在持續開展生產技術和工藝改進,向更高的目標邁進,在老撾的這片熱土上,開元人也正循著目標和方向,腳踏實地,穩步前行。
趙總告誡海外投資者:“出去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”,切不可隨大流,趕時髦,一定要把握全局,審慎出擊,建立相對優勢,才能獨占鰲頭,贏得先機。同時也希望農資傳媒能夠繼續發揮行業主流媒體優勢,一如既往地堅持信息報道的客觀和真實,讓業內更多的企業相互了解,互相合作。
理性看待“走出去”戰略,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,不僅可以把“引進來”和“走出去”更好地結合起來,擴大開放領域,優化開放結構,提高開放質量,完善內外聯動。同時可以互利共贏、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,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。”預示我國“走出去”“引進來”的雙向開放向縱深發展。